中新教育 | 浙江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先行先试 培养行走世界的优秀人才

发布时间:2024-11-01 07:12:54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网 嘉兴5月10日电 (张斌)“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留学是我的第一选择,这里专业的课程、优秀的师资、丰富的资源、多元文化包容的环境都深深吸引着我。”在位于浙江嘉兴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越南籍硕士研究生段香草(Doan Huong Thao)说。

  10日,“浙江大学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该校区。 中新网 获悉,截至目前,在国内较早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已经成为“留学中国”的代表性品牌,汇聚了一批全球优质生源,吸引来自89个国家的七百余名留学生在此求学,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杰出校友。

  “我正在将海外华侨华人作为研究对象,已经完成了文献资料准备,下一步计划开展田野调查。下个月,我还将赴北京亚投行总部实习。”来自意大利的浙江大学中国学硕士留学生马天阳(Mattia Sosio)说。

  浙江大学中国学项目负责人告诉 中新网 ,2014年11月,浙大中国学中心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成立,目前已培养了来自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毕业生。“我们致力于培养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以当代中国为内容,以跨文化比较为路径的高层次复合型留学生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希望让更多留学生,掌握中国知识,了解中国社会,理解中国问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校方供图)

  此前,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历经十年探索,建成2个国内最高水平的“4+0”模式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屈利娟介绍说,目前,该校区已经建立覆盖全球46所高校的学术合作网络,联合成立10余个国际研究中心,率先探索了“名校+名城+国际伙伴”的“浙大国际校区”模式,先后被借鉴到国内10余所大学的国际化办学实践。

  爱丁堡大学教授、国际传染病专家Sue Welburn是最早选择加入该校区的开拓者之一。

  现在担任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执行院长的她说:“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是爱丁堡大学在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海外教育、科研合作成果,为世界医疗和健康事业相关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培养一大批生物医学高层次人才,这必将大大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

  数据显示,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面向全球揽才育才,汇聚了包括7名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16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外籍人才占40%。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Gehan Amaratunga教授目前正为本科生讲授《电子学导论》课程,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这里科研与教学并重、导师与学生“零距离”的氛围,“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校园,还有一群共同创新的伙伴,希望大家都能在国际校区展示才华,实现梦想”。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的师生开展交流。(校方供图)

  全英文授课、小班化教学、过程性评价……中外名师授课,专业知识实践,主题讨论演讲,名校暑研训练,兼顾中外的质控体系,让学生们接受到融合中西优势、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

  “在国际校区,我能感受到浓郁的鼓励本科生科研的氛围。”已被哈佛大学计算科学工程专业录取的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大四学生马梓诚介绍说,自己大一就能参与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以及暑研,这对其后来的申请帮助很大。

  此外,随着创新载体的日益密集,一大批浙大系研究中心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此落地生根。

  来自海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的数据显示,当地鹃湖国际科技城区域内已累计引进科创项目近200个,校地共建的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海宁国际中心,更是让许多科技成果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落地生根。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博士后张杰正在这里创业,他们的核心团队由来自浙江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机械加工等不同学科方向的硕博创新性人才组成。“希望能够和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一起,通过技术创新发明解决临床骨科痛点难点问题。”他说。(完)

【编辑:陈海峰】